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技术资讯

       翟骏代表在今年的两会期间,带来了"为公共场所合理配备AED以完善公共急救体系"的建议。

翟骏表示,AED目前在我国的普及率非常低,全国范围内仅小部分城市在机场、部分地铁车站和奥运场馆配备该急救设施,不足1000台。截止2016年8月,上海共设置AED设备372台,这个配比数额,相比美国平均每10万人317台、日本平均每10万人235台、香港地区每10万人10台的配置比例,中国台湾平均每10万人约17.4台,相差甚远。




        翟骏认为,急救设备的普及,代表一个城市的安全和文明发展程度,急救设施的普及,是公众急救的基础。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,人流的交汇中心,有众多地铁线、场馆、高校等,为此,他建议政府对此予以关注并加大投入,列入政府实事项目,完善急救设施的配置



AED,即自动体外除颤器,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、自动电击器、自动除颤器、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,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,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,并且给予电击除颤,是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,常被誉为"救命神器"。




        抢救心脏骤停患者,最重要的是在最佳救治时间"黄金4分钟"内,通过心肺复苏术(胸外按压为主)和电击除颤,使心脏恢复正常运作。然而,心肺复苏术虽然能暂时代替心脏搏动使血液持续循环,向身体重要器官输送血液提供氧气,但毕竟效果有限,这需要经过专业训练。使用救命神器——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(AED)能有效对患者进行电除颤,帮助恢复心率,提高患者的存活率。



       如果这些场所配备AED,他们可能大多数会活过来。据了解,美国每年有大约40万心脏骤停的患者,抢救成功率约为10%,个别大城市成功率能达到30%,中国每年大约有50万心脏骤停患者,其中在大城市中,抢救成功率还不到3%,而在落后地区,成功率更低。




        上海曾经做过一项对12000名市民的调查显示,面临突发情况需要急救时:74%的人选择报警,18.4%的人选择大声呼救,96.3%的人完全寄希望于医生。



        而调查资料也显示,中国大城市急救体系反应速度均超过十分钟,其中,广州和北京都是12分钟,上海是11分钟,也就是说,拨打急救电话后,救护车平均都需要超过十分钟才能来到患者身边,而早期除颤的意义就在于,应在室颤发生4分钟以内给予电击,并且在除颤前后实施有效的基础心肺复苏,而社区居民是可以达到4分钟的抢救时限要求的,所以,在等待救护车来到时,公众应展开有效的自救互救。


       北京贝尔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急诊急救设备的专业营销公司,拥有一批长期从事急诊急救行业的一流人才,致力于全球最新急诊急救设备的推广应用和服务。

公司概况 - 产品中心 - 技术资讯 - 加入我们 - 留言板 - 联系我们

友情链接:华美澳鹏ZOLLFERNOEHHMEMasimo维曼伟伦
国家卫计委北京市卫计委北京120

版权所有:北京贝尔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  京ICP备07502776号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榴乡路518号石榴中心10号楼517、518室   电话:010-67624899    邮编:100079 

  进入企业邮箱>>>    Email:sales@belta.com.cn